????天天汽车网2月27日20时37分讯(记者 阙影)村干部不帮老百姓办事,不能带着村民致富……去年,重庆有1559个软弱涣散的党支部被戴上了“后进基层党组织”的帽子。从2012年10月开始,重庆市委组织部对问题突出的285个村、49个社区进行集中整顿,发动先进带后进,开展了转化攻坚行动。截至目前,共有330个村(社区)得到有效转化提升,转化率达98.8%。
????班子涣散 工作“停摆”
????去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,建设基层组织的重要步骤就是对所有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。在重庆,1559个党支部被评为“差”党组织。
????黔江区的石槽村是全区第一个蚕桑产茧“千担”村,也因产业发展得好,2007年,石槽村党支部被评为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但这个充满希望的先进村,却在2011年成为毗邻乡镇中收入最差的一个,作为全村主心骨的党支部,也被降格为“较差”支部。“前两年村干部发展我们种植辣椒,结果卖不出去。而隔壁的李子村发展肉牛,老百姓赚了大钱。”村民粱厚堂说。“村干部不理事,组织生活没有过,有建议没地方提。”老党员王德周很不满。
????合川区天神村党支部也被定级为“差”。党支部书记程光强是年近60,马上就要退休了。心想干不了多久,于是工作到了他手上,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群众要求办理的道路修建、电网改造、事业发展等诉求,他总是以“条件不具备、政策不允许、村务繁忙没时间”等借口推脱。
????村级班子涣散、村务管理混乱、基础设施落后、农民增收困难,市委组织部发现几乎所有的后进党组织都被这4块“硬骨头”哽住了。
????先进带后进 摘掉“差”帽
????去年10月,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开展了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攻坚行动,对问题突出的285个村、49个社区进行集中整顿。经过走访调研,市委组织部为这334个后进基层党组织开出了三副“药方”——“联”、“帮”、“带”。“联”就是领导干部联系,即明确1名区县党员领导干部包点联系,现场办公,解决问题。“帮”就是部门帮扶,即班子不力的由组织、民政部门帮扶,产业发展滞后的由涉农部门帮扶。“带”就是先进带后进,帮忙培养锻炼干部、改进工作方法、拓宽视野理清思路、发展特色产业等等。
????照着市委组织部开出的“药方”,黔江太极乡党委决定让主抓产业发展的副乡长赵佰华联系石槽村,并选派乡林业站长杨子成任“第一书记”。乡党委还邀请联系了区农业、科技、扶贫等部门专家,深入石槽村调研,制定了以桑蚕、生猪、猕猴桃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。曾经“光说不练”的党员干部也转变了工作方式,村支书张国平带头租赁了20亩土地,示范种植猕猴桃。“有党员干部给我们当定盘星,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就更足了。”村民陈祖召感慨地说。
????2012年底,石槽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600元,比上年增长20.4%。在黔江区对后进党组织再次分类定级时,石槽村党支部被评为“较好”基层党组织,群众满意度达88%。
????干部群众 “生人”变“亲人”
????截至目前,共有330个村(社区)得到有效转化提升,转化率达98.8%。重庆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杜和平表示,此次专项行动共投入资金3.9亿元,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、饮水难、用电难、环境卫生差等问题,兴办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。
????据统计,全市后进村(社区)共修建村级公路、人行便道1948公里,整治社区环境984处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680个,改善饮水设施657处,化解矛盾纠纷575起。 “以前群众见到干部就是扭着吵闹,现在群众主动和干部打招呼、一起抽烟,干群关系融洽多了”,村民杜建华说。
????(微博报料方式:网友可登录腾讯微博、新浪微博或天天汽车微博“@天天汽车网原创新闻”提供新闻线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