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????天天汽车网2月25日10时讯(记者 张璐)昨天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,一提到元宵的民俗活动,老一辈人会扳起手指细细道来:舞龙、打腰鼓、打铁水、放河灯……重庆市江津区60岁老人罗绍维就是“打铁水”的忠实粉丝,他连续30多年都回到白沙镇观看“打铁水”表演,对他而言,这就是带着浓浓年味的记忆。
????“打铁水”承载老翁童年记忆
????今日上午,罗绍维起了一个大早,赶到江津区白沙镇滨江路上,每年白沙镇都会举办大型传统民俗群众文化活动,从上午起,8支龙狮队、3支秧歌队、2支腰鼓队还有数不过来的花船、花环等将在白沙镇沿街表演。
????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这一传统已延续至今。罗绍维说,当孩子的时候最喜欢追着“铁水”跑,看“花儿”散开。如今,如周边的慈云、刁家等街镇的“打铁水”已经消失了,只剩下白沙镇还完好保留这传统。
????今晚7点半至9点半,白沙轮渡码头和镇政府广场两个场地,都会有大型“打铁水”活动,届时,挥舞出的铁水犹如天女散花,呈现火树银花的绚丽场景,而今晚,也有不少游客会大眼瞪着衣袖、口袋、裤子上的“小眼”。
????白沙“元宵”成为非遗保护项目
????66岁的江津区李市镇李有祥、李有伦两兄弟也起了大早,他们的元宵印象也与“打铁水”有关,两兄弟是江津区远近有名“打铁水世家”的第四代。
????说起“打铁水”传承,李有伦眉飞色舞。他说,从“祖祖(爷爷的爸爸)一辈人就是补锅匠,祖辈们有一项绝活,将烧烫的铁水用木板击打开,以前都是很窄的巷子,‘花儿’打在墙壁上还可以撞出几朵‘花儿’”。从正月初七至元宵节,白沙镇每家每户都会请补锅匠上门“打铁水”,既闹热又辟邪去霉运。
????因每年坚持举办传统民俗活动,白沙“元宵”已成为江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据不完全统计,白沙镇元宵活动今日已吸引了9万余人参与,其中近半人来自重庆市主城区及周边区县。
????相关链接:
????“打铁水”是江津白沙闹元宵的老传统。打铁水时,要先支起一个特制的坩埚,把铁块放入埚中,然后用一台小型的鼓风机将火吹旺。大约经过15分钟的旺烧,铁块将化为铁水。这时,用专门的长柄小匙盛出铁水,使劲挥动一块木板将铁水空中拍打,形成许多微小的颗粒。这些颗粒与空气接触迅速燃烧,就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,形成美丽的"焰火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