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
文婆婆和她的“钢管旱船” 见习记者 魏希羽 摄
??? 天天汽车网2月24日19时43分讯(见习记者 魏希羽)划旱船是逢年过节常见的民间舞蹈,竹子扎的旱船不稀奇,钢管扎的旱船你见过吗?年轻力壮的人划旱船你见过,年过7旬的老人划旱船你见过吗?今日下午,记者就在南岸区见证了75岁高龄的文婆婆划钢管做的旱船。
????文婆婆真名文祖贵,家住重庆南岸区铜元局芭蕉湾街道,如今已是75岁高龄,平时最喜爱的活动就是和两个老搭档一起表演划旱船。文婆婆说自己年轻时是厂里的宣传队队员,从二十多岁就开始表演划旱船,至今快有五十个年头了。
????今日下午,南岸区区政府院坝,记者见到文婆婆时,她正托着旱船和两位老搭档彩排节目。文婆婆将旱船套在腰间,双手扶着船舷轻移碎步,时而平缓滑行,时而颠簸起伏,模拟水中行船的情景,围观的市民都拍手称赞。
????跟记者说起自己的旱船,文婆婆十分自豪:“我的旱船跟别人的不一样,是用不锈钢钢管做的,不容易坏。”这不锈钢钢管扎成的旱船少说也有二十斤重,一般人划一圈就气喘吁吁,而文婆婆托着旱船表演就像托着竹子扎的旱船一样轻松,让记者十分惊讶。
????文婆婆说,这钢管旱船还是搭档谢永贵老人发明的。他们曾经用竹子和塑料管扎旱船,但都用不了多久就坏了,还不易携带,所以谢大爷才想到用不锈钢钢管来制作旱船。他们到五金店买来钢管材料自己研究组装,做出独特的钢管旱船。钢管旱船拆开来只需两个编织口袋就能装下,携带方便,无论去哪表演都能带上。谢大爷说这艘钢管旱船已经用了四年多,比竹子扎的旱船结实多了。
????为了举让文婆婆举起钢管旱船,谢大爷还用红色的宽绸带绑在船舷上,再挎在肩上分担重量,这样举起钢管旱船就容易一些,但要像划普通旱船那样表演还是费力许多。
????当记者问到举着如此重的旱船如何表演时,文婆婆笑着说:“关键是坚持训练,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,把握平衡,心态要好。”文婆婆和搭档们几乎每周都要出去表演,她说要把中国传统的民俗节目表演给大家看,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,让他们热热闹闹过个年。
????(微博报料方式:网友可登录腾讯微博、新浪微博或天天汽车微博“@天天汽车网原创新闻”提供新闻线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