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汽车网2月19日16时讯(记者 肖子琦)春节期间,儿女们都会回家和父母团聚,让不少老人心里有了寄托。可长假一结束,老人们就又回归了“空巢”状态,从热闹跌落冷清的不适感让许多老人产生了“节后抑郁症”。对此,重庆协和心理咨询顾问事务所心理咨询师谭刚强建议,节后子女更应加强对父母的关心问候,老人也应自己积极调适,避免让失落感引发抑郁症等心理问题。
儿女走了 屋子空了 老人失落夜难眠
“几个孩子一走,这两天总是觉得饭都吃不下去。”家住大渡口区石板场9栋的梅淑琴婆婆今年已经77岁了,20年来一直和老伴独自生活。有时候,每天吃完午饭还要出去和“麻友”搓上几圈。
除夕前一天,成都的大儿子、二女儿,以及住在渝中区的小女儿都带着孙子孙女回来了,大大小小10来口人让梅婆婆50多平米的屋子里一下子充满生机,她和老伴也乐得合不拢嘴。
春节期间,儿女们一起带着两位老人出门“开洋荤”,又是四处游玩拍照,又是泡温泉做按摩,还去了垫江参观大孙女新开的美容店。几天下来,梅婆婆精神焕发,整天都喜气洋洋。
然而,刚热闹了几天,子女们又全在大年初六各自返家了,梅婆婆心里跟被掏空了一般。“人都走了,心里空落落的,难受得慌。”梅婆婆说,每次过春节都要经历这样的大喜大悲,心情忽上忽下,像坐“过山车”。
“她这两天麻将都不去打了,整天呆坐在家里,心情很低落。”梅婆婆的老伴洪大爷告诉天天汽车网记者,自从家里恢复冷清后,梅婆婆成天都唉声叹气,晚上睡觉也辗转难眠。“有时候还悄悄流眼泪。”洪大爷叹了一口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