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?天天汽车网6月7日21时40分讯(记者 胡旭欣)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。今天,重庆档案馆举办首个公众开放日,揭开馆藏资料神秘面纱。据了解,到2012年底,档案馆馆藏达95万余卷(件),一年里,接受档案查询超过4700次,其中,80%来自于个人。部分查询所得,为当事人提供了宝贵的“身份证明”。
????收藏民国档案46万卷 近四成得以修复保护
????重庆档案馆建于1960年3月,收藏着自清雍正3年以来的档案。截至2012年底,馆藏档案资料95万余件,全面记载了重庆自1725年以来,特别是1929年和重庆建市以后各个时期的真实面貌。
????直到今天,档案馆仍仅为少市民所熟知。档案如何收集、保存,外界并不了解。在公众开放日,25位首批观众通过微博报名等方式,成为了揭开档案馆神秘面纱的幸运儿。
????据了解,档案馆馆藏中,最古老的来自雍正三年(1725年),并藏有清代档案533件,主要有个人、会馆、大清银行之间买卖田地的文契及通商贸易论略、航路标识总册等。
????馆藏规模最大的,当属民国档案。时间跨度从民国元年(1912年)到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,涵盖抗战时期重庆自省辖市至院辖市再到“陪都”的发展历程,包括政治、经济、防空、社会、外交、市政等方面,涉及企业机构内迁,重庆兵工企业发展等重要内容。是国家重点档案,也是重庆档案馆的“镇馆之宝”。
????据档案馆保护技术处副处长邹剑介绍,从上世纪80年代起,档案馆对馆藏的民国档案进行修复保护。至今,已有近40%的档案得到加固处理。在表层、底层加盖特殊纤维纸后,档案的保存时间能延长数百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