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?天天汽车网6月7日19时30分讯(记者 叶婧)黔江区水市乡社区三组的李安江是一名普通烟农,从2008年开始进行集约化烟叶种植,把犁地、育苗、防病、烤烟等工作交给专业机构处理。目前,他的烟叶产量已达到每亩250斤,年收入30万元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“翘脚老板”。
????育苗场买烟苗 每亩只要30元
????水市乡位于重庆黔江区西南部山区,平均海拔约1200米,距离黔江城区约50公里。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进这片山区,随处可见垄亩分明的烟叶田。李安江的100亩烟叶田就在这一片阡陌之中。
????今年,李安江种植的烟叶是“中菊2号”。现在,它们已经长到了一尺多高。李安江说,他所有的烟叶苗都买自一家专业的育苗工场,从2008年开始,他已经不再自己培育烟叶苗。
????回忆起以前培育烟叶苗的日子,李安江颇有感叹。“那时候我们自己用烟叶籽培育烟叶苗,自己假植,一切全凭经验,一旦种植时间或是植株间距没掌握好,就会毁掉一片。而现在,烟叶苗全从育苗工场买,自己只需要把它们种到地里,再也不用担心育苗不成功的问题。”
????李安江介绍说,由于国家的补贴政策,烟农购买育苗工场的烟叶苗每亩只需要30元,他的100亩地总共花费不过3000元。
????病虫监控 烟苗不再成亩绝收
????“除了育苗,除虫也不需要我们担心。”李安江带着记者走到农田边上一个被铝合金栅栏围起的金属设备处,设备的上方是一根直立的白色灯管。李安江指着设备说:“这是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杀虫灯,每天晚上会自动打开,把这一片的虫子全部吸引过来杀死。”
????在距离杀虫灯约两百米的地方,记者看到有一处被铝合金栅栏围起的金属支架,支架上有一块类似于太阳能反光板的黑色面板。栅栏外挂着一块“烟草有害生物测报及气象观测点”的牌子。
????李安江告诉记者,在不同的海拔高度都会有类似的观测点,一旦气候变化偏离常轨,植保员就会做出相应的病害预报,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。“以前自己管理的时候,每年至少有2-3亩绝收,多的时候10来亩。现在成亩绝收的情况已经没有了,只是偶尔会发生个别植株死亡的情况,病害发生率基本上都控制在5%以内。”
????亩产增4成 农户年均收入8万元
????育苗、防病虫害都不用操心了,那么收成如何呢?李安江告诉记者,与2008年以前相比,现在烟叶的亩产量至少增加了50斤。
????“以前每亩地能收200斤就不错了,现在至少是250斤。年收入也由过去的2、3万块钱提高到了30万元。” 李安江说,现在他已经有了一辆长安、一辆农用车、一辆三轮车和一辆摩托。
????据黔江区农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水市乡为黔江区的烤烟生产大乡,有种烟农户479户,烟叶种植田13000亩,过去主要以“一家一户”的小农模式进行烟叶生产,户均收入2-3万元。2006年,该乡成为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,开始有意识地扶持专业大户,让撂荒土地流转到部分农民手中进行规模生产和集约化经营。
????同时,该乡还建成烟路81公里,烤房418座、烟水池484口、沟渠管网237条、烟机36台、育苗大棚16座,烟电联网率达98%,实现了工厂化育苗、机耕化作业、地膜化栽培、智能化烘烤、专业化分级等现代烟草生产方式,为烟农种烟完成了“减工降本”。目前,全乡农户年均收入达到8万元。
????(微博报料方式:网友可登录腾讯微博、新浪微博或天天汽车微博“@天天汽车网原创新闻”提供新闻线索)